正在阅读:在聊城过龙年!2024聊城民俗文化节!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头条 / 民生热点 / 正文

638066960777584698159109635.pn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在聊城过龙年!2024聊城民俗文化节!

转载 超级管理员2024/02/13 09:26:5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聊城网 作者:聊城网 113 阅读 0 评论 3 点赞

◆ ◆ ◆  ◆ 

在聊城市民俗文化节里过大年,有表演有非遗,你要的“年味儿”,不就来了吗!



说起年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那年味到底是什么呢?


是一桌解了乡愁的年夜饭,是家家门前挂起的红灯笼,是一起张罗着贴到门框上的福字和对联,还是是除夕晚八点收看的“春晚”?


当我们把“沿着‘福’字的边缘慢慢剪裁下来,于是便有了年味。


当我们一撇一捺,一横一竖,笔墨挥洒间,落下新一年期许的时候,于是便有了年味。

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今天就跟着小聊一起去感受非遗里的年味吧!


道口铺竹马舞


东昌府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项目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传统的跑竹马是仿照古时战争场面,组成“铁甲骑兵”,骑上竹马,挥枪弄剑,驰骋厮杀。随着社会相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跑竹马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内容更鲜活的寓教于乐的民间娱乐健身运动。传统的"竹马舞"大多化妆为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或地方戏曲中的角色,生、旦、净、末、丑各行当齐全。演员手中的道具,或马鞭,或刀枪剑戟,或棍棒,根据人物身份选定。表演者通过表情、姿态和唱腔,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只舞不唱的称"跑竹马""竹马舞"。


道口铺竹马舞是东昌府区民间舞蹈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丰富和发扬民间音乐不可或缺的载体,是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山东省民间艺术的文化积淀,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素质,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道口铺花杆舞


打花竿最早是由道口铺街道办事处高马村一位高姓乞丐所创,此人自幼父母双亡靠乞食为生,浪迹江湖,后因首创此艺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子头,人称“高花竿”。此艺在乞人中声速传播开来,他们结队求乞,在载歌载舞中为施舍者祝福祝寿,让施舍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既富有情趣又体面。因这种活动为群众喜闻乐见,清代乾隆年间发展成为一种群众性的娱乐健身活动。


绣花丝线缠成拳头大小的白须龙头被用铜丝或铁丝牢系花竿的一端,另一端则牢系一簇鲜艳娟花状似凤尾,故而得名“龙头凤尾花竿”由此得名。


该村的花竿队曾多次到堂邑县参加汇演(当时叫过堂),因花竿舞的好、曲儿唱的好,时人有“能看高马的光脊梁,不看月河的花衣裳”的说法。


孙庄舞狮 


东昌府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项目。舞狮,在古代又被称为“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在练习时,两个扮演者一前一后,前面的称狮头,后面的称狮尾,后面的人应该比前面的人略高一些,弯下腰来,这样才能撑开狮皮。


舞狮的主要特征是灵动活泼。舞狮根据狮皮的大小,少则四人,多则六至八人,另需一人抛球引狮,八人牵线舞狮,再配以威风锣鼓演奏若干,声势浩大。其中引狮人尤为重要,需兼备武术功底,再加收放自如的现场掌控能力,与舞狮默契配合,引逗头饰狮做出跳、抖、挠、扭等各种动作,配合小狮子踏着民乐鼓点摇摆起舞,时而威风凛凛,时而憨态可掬。


堂邑龙灯


东昌府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项目。是堂邑县流传至今民间的舞蹈项目,有三多百年历史,堂邑龙灯以龙头大、龙头能分能合为特色,以规模大、气势昂扬、内容丰富、灵活多变而著称。表演时,鼓点紧凑,节奏强烈,很有气势。


舞龙人身穿武士服,威武有力,舞龙时,一人在前舞龙珠,舞龙者奋力追随,龙随珠动,舞步间,龙灯摇头摆尾,上下翻滚,时而腾跃,时而流动,时而穿花,时而卧龙潜水,时而盘起,,成为龙盘柱,当地素有“龙盘柱,一定富有”的说法。



尤其舞龙动作中的龙套花,巨龙翻滚是堂邑龙灯的经典动作。夜晚舞龙,龙腹中燃着蜡烛,通体透明,远远望去,如火中在云中上下翻滚,鼓点紧凑时,如电闪雷鸣般,如飞龙在天,气势磅礴,极为壮观,并且龙目时而发出亮光,更显得活灵活现。


剪纸


对于春节来说,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精华,每逢新年剪窗花、贴窗花都是不可缺少的迎新习俗。


在历史的演变中,窗花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的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每一年的大年三十,都要被家里的长辈催促着去买来剪好的窗花贴在玻璃窗上,窗外有了冰霜花,窗内有了栩栩如生的生肖剪纸,这一年的年味就变得浓烈起来。



轻轻地贴上窗花,不仅仅是迎接新年的仪式感,更是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承了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祈愿。每一片窗花都是一个故事,它们或温馨,或欢快,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生活中的点滴。


东昌毛笔



老舍先生曾在《北京的春节》里这样写道:春节是腊月起拾掇忙活,是正月里飘香欢喜,是岁尾年终之时的美味佳肴,是新故相推之际的红火气象。而对中国人来说,这种氛围感和仪式感,恰恰是维系我们情感的纽带。


家乡人都习惯贴手写的春联。或用橙色丹纸亲手写,或从卖春联的摊位买回,在大年三十那天,把春联贴在家门上,橙红一片,喜庆一片。



小的时候,每年贴春联的时候都会开启全“全家总动员”,春联是大人们从外边带回家的,春联是小孩子搬着板凳张罗着贴上去的,年年如此,风雨无阻。


集市上随处可见拿着毛笔正在给人手写对联的老大爷,墨香和鞭炮的味道混在一起好像就变成了记忆里的“年味”。



一撮毛,一个杆,普普通通一支“笔”,就成了毛笔,它是中国千年文化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更是年味里不能缺少的重要元素。



东昌府木版年画



如果你想知道和老聊城有关的故事,问问它一定没有错。


它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如果要探寻它的根源,你会发现在千年前的的唐朝,就有了它的身影。到了宋代,它便广泛流行起来,但在当时,它的名字叫“纸画”。明朝后改称为“画贴”,清初有的地方叫做“卫画”,还有的地方称做“画张”。



对于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人来说,除夕这一天放爆竹贴门神已经是刻入骨子里的传统了。古时候的人们常认为,贴门神可以趋吉避凶,保护家宅平安就得有神灵相助,所以门神画也就由此诞生。


在聊城还被称为东昌府的时候,它就已经和潍坊杨家埠并称为山东民间两大画市,各自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在国内享有盛誉。



咱们东昌府木版年画的风格,是融合多变的,它擅长将年画与门神画融为一体,这样既有年画丰富的艺术风格,又可以起到门神画的作用。

临清龙灯



龙灯又称舞龙,是一种古老的民俗,反映了古代人民对龙的崇拜。在聊城,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临清龙灯的身影。


历史悠久的临清龙灯,以逼真的龙形、精湛的制作、艳丽的色彩、庞大的规模、舞动的气势和丰富的内容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临清社火协会的龙灯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共分五色,分别为火龙(红)、水龙(青)、绿龙、黄龙、紫龙,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不同方位,内含“四海一统,天下和合”之意。



每种颜色也都有不同的寓意:红色代表太阳,寓含希望美好之意;青色代表天空,寓含风调顺之意;绿色代表大地,寓含万物生长、五谷丰登之意;紫色代表运气,寓含人与自然和谐之意;黄色代表权力、财富,寓含生活美好之意。龙灯出迎前,仪式十分庄重。


临清驾鼓


它是悠久的运河文化为临清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之一,它的传入与流传和运河文化的兴起密不可分。



相传它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羯族的一种娱乐工具。后通过佛教传播,羯鼓传到内地。现在临清驾鼓的曲目名称可考的有《点鼓》《老排鼓》《小排鼓》《二十八宿》《长鼓》《滚鼓》六首,均收录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中。


临清驾鼓体现了当地民众团结一致、共创繁荣的良好精神风貌与优良传统,与现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主旋律相契合。


冯圈竹马



在临清城西南紧靠漳卫河的烟店镇冯圈村,活跃着一支“竹马”民间艺术表演队伍,俗称“竹马会”。逢年过节,他们总是精心装扮,跨马而舞,伴着节奏明快的鼓声和乐曲,时而跳跃,时而搏击,浩浩荡荡,场面好不壮观。



“冯圈竹马”起源于清嘉庆年间,历经九代传承人传承,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竹马演出时七马一驴八件套,演员将竹马挎于腰间,按生、旦、净、末、丑编排,表演内容以唐宋戏文为主。表演过程为亮相单别马、双别马、跨走四面斗、扇子延马、杀乱阵五部分,场面威武壮观,颇有气势。


如果有对冯圈竹马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春节期间来古城的民俗文化节欣赏他们的表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来源:文旅聊城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 - 副本.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